劉如學
品味“臘八粥”,真有“余音繞梁,三日不絕”的感覺。
“臘月八,吃臘八……”這樣的童謠至今仍能朗朗上口,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,準備臘八飯,早已成為每個家庭的“必修之課”了,而且氛圍一年更比一年濃。
農歷,臘月初八,對這些特殊日子記得最清楚的當然要數老年人了,臘月初八前幾天,大家就開始為“臘八粥”忙活開來,根據自己的喜好,到處搜索自己認為做臘八粥滿意的材料來。想煮成甜臘八粥的總要采購些比如糯米、紅豆、紅棗、花生、白果、蓮子百合、桂圓、龍眼肉之類的東西。煮成另一種味道的,主食除大米加面條外,另外加上各種蔬菜、瓜果,如白菜、白(紅)蘿卜、胡蘿卜,再配以花生、核桃、黃豆、綠豆等,每樣材料的選購和配置純粹是隨心所欲,但最后總需添加些切碎的臘肉和香腸,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,不然就完全失去 “臘八粥”所具有的特殊意義了,聞著香味十足的“臘八粥”,吃著內容豐富的營養大餐,你的胃口定會大增,總免不了會多吃一點。
這一天,無論你在小食店或大酒店用餐,都可品嘗到專門熬制十分可口的“臘八粥”。嘴里吃著粘稠的臘八粥,過年的感覺不知不足就爬上了心頭。
記得小的時候,那時大家經濟條件都不太寬裕,每年的“臘月八”家里人總會想方設法弄些平常很難吃到的東西,那時的“臘八粥”年味更濃,如今,物質條件不再像原來一樣匱乏了,“臘八粥”這個“老古董”重換新顏,簡直讓人們發揮得淋漓盡致,現在的人們吃起“臘八粥”真可謂另有一翻嗞味。
(作者系綿竹市紅森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通訊員)